黄精采用根茎繁殖和种子繁殖,以根茎繁殖为主。
种子繁殖
8月采收黄精果实,立即搓去果肉,用3%的过氧化氢消 毒,将种子与湿沙以1:3的比例混匀,沙藏于透气性好的坡地,待种子萌发,按行距10-15厘米条播于畦上,覆盖麦草或遮阴网保湿保温。幼苗出土即揭去麦草或遮阴网,定期锄草,2年后可移栽至大田。
切块繁殖
黄精无性繁殖周期相对较短,产量形成快,是生产中常见的繁殖方式。10月底黄精收获时,将2-3年生、带有芽头的黄精根茎先端幼嫩部分2-3节切下作为种栽。注意尽量不要把须根去掉,在须根干枯前移栽(若须根除去或干枯则种栽形成新的根茎前不会发新根,若保持原有的须根完好则须根仍可保持活力,且可生出新根)。上冻前在畦上盖一层厩肥,有利于越冬保暖。
组织培养
用组织培养无性繁殖的苗,经炼苗处理后,按照大田种植标准进行栽培。滇黄精组织培养外植体应在3-4月份选择当年生、生长健壮、无病虫害的植株,以其根茎为繁殖材料。将所选材料的地下块茎用水刷洗干净,去掉叶片和根系,切下根状茎上的芽,切取顶芽2-3厘米,用200毫克/升羧苄西林钠或头孢唑林钠进行浸泡处理5小时,浸泡时进行振荡(26℃,每分钟112转),取出材料后用无菌水清洗2次,接着用75%乙醇漂洗30秒,无菌水清洗一次,1克/升氧化汞灭 菌5分钟,再用无菌水清洗3次。晾干后切成0.5立方厘米左右大小,然后接种子培养基上。
上一条:泰山黄精的主要价值 | 下一条:泰山黄精 |